贾宝玉说晴雯被撵是因袭人告密,5处证据确凿,一点也没冤枉她
关于晴雯的惨局,到底有没有拜袭人所赐,或者说袭人到底有没有告密,历来被红学爱好者所争执,持肯定论者恨袭人入骨,持否定论者评晴雯太作。其实这个问题并非千古悬案,原文里有多处透露甚至直接写出来了。下面就盘点一下。
儿童时期的贾宝玉屋里的下人们是风平浪静的,宝玉的一众奴才里,李嬷嬷是绝对的老大,像袭人等这些丫鬟们是被她一手调教的。转折发生在少年初长成的宝玉的一次梦游,有了梦中性经验的宝玉与袭人发生了一次亲密行为,打破了绛芸轩的安宁。
贾宝玉初试云雨之后,屋里人事格局悄悄发生了变化,宝玉从恋母情结转变为依恋姐姐,所以,备感失落的李嬷嬷才一次二次大骂袭人,这种疏离意味着她今后被重视程度减轻,得的实惠也会大大减少,意味着要退居二线了,李嬷嬷很自然的认为是袭人动了自己的奶酪。不过很快,李嬷嬷就接受了现实,儿大不由娘,抢走她奶儿子的,不全是袭人,主要是成长。
宝玉的第二次成长发生在被父亲暴揍的那个端午节,他突然发现,更懂他的、他更欣赏的、和他价值观趋同的,是晴雯。而袭人,则是要管束他、改造他的姐姐,正向着青春大踏步向前的宝玉发现,和袭人越来越没有共同语言,自己想干点啥事,甚至都要瞒着她了。袭人挨了窝心脚,晴雯却可以撕扇子,宝玉就为博她一笑。
这时的袭人就像当初的李嬷嬷,不同的是李嬷嬷只需要时间,这种情绪早晚会消失。但袭人不同,宝玉是她这辈子的指望,是她的终极目标,是她绝对不能放弃的筹码,况且,袭人很早熟,她早有争荣夸耀之心,尤其是和宝玉突破了男女大防之后,在她心里,自己早已是宝玉的人了,你怎么可以让一个人灭过我的次序?
晴雯完全不同,她没有任何的伪饰,她流露出的真性情对宝玉来说已经足够了,晴雯是模样、言谈、针线都被老祖宗看上了,很明显,这就是将来的姨娘啊!有贾母做后盾,宝玉和自己又性情相投,这个没心没肺的傻姑娘想不出会有什么节外生枝的事。
分析完袭人和晴雯的基本心理,我们看袭人的几个动作。
第一,宝玉挨打的这个端午节,发生了太多的事,宝黛感情已明朗,关于将来宝二奶奶的人选争夺已经浮出水面,袭人权衡利弊,她做出了自己的判断,她抛弃旧主贾母转投王夫人麾下,向新主子大表忠心。
袭人这一招高明又成功,这一次她可能没告晴雯,可是她告了林黛玉。因为宝玉向林黛玉的表白一字不拉的全说给了她,她的反应是:神仙菩萨,坑死我了!她向王夫人进言将黛玉宝钗并说,其实在她和王夫人心里,大方有涵养的宝姑娘当然不可能做什么出格的事,矛头只有一个,就是林黛玉。
第二、晴雯对她的讽刺深深刺痛了她,黛玉喊她嫂子的玩笑话更加重了她的危机。
袭人说她一时不到就有事,又将她与宝玉称为“我们”,被晴雯抓住了话把,嘲笑她:“……因为你服侍的好,昨日才挨窝心脚……”“……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,也瞒不过我去……明公正道,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,哪里就称起我们来了……”晴雯说话嘴巴是痛快了,可是缺心眼啊,这不是找着让袭人恨她吗!偏偏这个时候黛玉来补枪,直接就称呼袭人“嫂子”,袭人和宝玉那点破事这下跟公开了也差不多,要是让王夫人贾政等知道了,她袭人是死无葬身之地,金钏可是才刚死。说她恨晴雯、嫉妒晴雯绝对有依据,连林姑娘她都敢告,更别说一个晴雯了。
第三、七十七回,王夫人以雷霆之怒撵出去一众女孩子。说:“……打谅我隔的远,都不知道呢。可知道我身子虽不大来,我的心耳神意时时都在这里。难道我通共一个宝玉,就白放心凭你们勾引坏了不成!”这些女孩子们平日说的私房话王夫人很清楚,证明怡红院里的一举一动都有人向王夫人汇报。尤其是王夫人这番话与袭人向她进言的话多么吻合。
第四、七十七回宝玉直接质问袭人:“……怎么咱们私自顽话(太太)也知道了?……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,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?”“你是头一个出了名的至善至贤之人,他两个又是你陶治教育的……(四儿)是那年我和你拌嘴那日起,叫上来作些细活,未免夺占了地位,故有今日。只是晴雯也是和你一样,从小儿在老太太屋里过来的……究竟也不曾得罪你们……”
袭人的反应是:心内一动,低头半日,无可回答。宝玉拿枯死的海棠比晴雯时,对一个快死了的人,袭人还按耐不住自己的嫉妒:“真真这话越发说上我的气来了,那晴雯是个什么东西……他纵好,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,便是这海棠,也该先来比我,也还轮不到他!”
第五、《芙蓉女儿诔》原文里有:鸠鸩恶其高,鹰鸷翻遭罦罬,茨葹妒其臭,茞兰竟被芟鉏。说晴雯是被恶人憎恨、嫉妒而遭受祸事的,纵观全书,具备这种心理又能施展手段的人会有谁呢?又写:偶遭蛊虿之谗……涿谣謑诟,出自屏帏,荆棘蓬榛,蔓延户牖。说因为恶人的进谗,此人就在屏帏我们的身边,对晴雯进行谣言中伤的言语,就蔓延在我们的门户之中啊!就是就在我们的怡红院中,大家想一想,这会是谁啊?会是那个曹雪芹明明白白写出来的王善保家的吗?
袭人已经被内定为姨娘,这是公开的秘密,我们知道袭人的结局是离开了宝玉嫁了蒋玉菡,脂砚斋批她临走留下一句:好歹留着麝月。此话透露出袭人不得不离去的无奈和伤感,不得不离去,至少证明宝玉是不挽留她的,麝月可以留下,而袭人必须离开,她必定是干了宝玉最厌恶之事,才能让对女孩狠不下心来的宝二爷对她如此绝情。
(我是屏山,欢迎点评、关注,为您探究红楼一梦。图片来源:清孙温《绘全本<红楼梦>》图)